世界水日:关于水你我很无知

2010-03-28 10:31

2010年03月23日 17:07:19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世界水日:

    是人类在20世纪末确定的又一个节日。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商业和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联合国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因水资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全球性水危机。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正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今天是第18 个“世界水日”,联合国为今年制定的主题是“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受访人:

    李复兴,中国水生理科学的开拓者,现任中国医促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主任、世界水文化研究会会长、北京IDM(爱迪曼)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

    水之忧

    水危机与石油危机、金融危机,哪个更可怕?

    为什么某些传统中草药不再神效如故?

    我们生活的地球可谓危机重重,粮食、能源、人口……每一项都将人类的发展推向困境,而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它所面临的危机无疑成为全球第一大危机。

    “水污染严重、淡水资源越来越少、水灾害越来越多,水的功能在不断退化。”这是李复兴教授为水危机概括的四大内容。

    地球上的淡水比例仅占2.8%左右,其中99%以上蕴藏在南北两极的冰雪中或地下深处,其余不到1%的淡水近一半被土壤和空气吸收,剩下的蕴含在地球表面上分布极不均等的江河湖泊之中。

    原本匮乏的淡水资源,因为人类活动的污染更加紧缺。在水利部门对我国近10万公里长的河流进行的评估中,被污染河长已经占半数,其中4万公里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2400公里河长的鱼虾绝迹,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

    水污染引发的严重后果,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警惕和关注,积极采取治理措施。相比这看得见的杀手,水退化的危害则是长期、潜在的。

    李复兴指出,水退化是指水本身功能的退化,以及对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理功能的退化。

    “你看咱们的中草药,很多配方都是祖传的,现在药剂量越来越大,可效果却不好,就是草药的成分改变了,这和水有关系。”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水功能的退化?李复兴说,有自然界的原因,也有人为因素。

  水之类

    纯净水、矿化水于人有益吗?

    最古老最优质的水源在哪里?

    自来水中的不安全因素,也带来了水的商机。纯净水、矿物质水、天然矿泉水、冰川泉水、海洋深层水,这些名目繁多的水究竟是什么水,对人体是利是弊,消费者常常一头雾水,不知喝什么水好。李复兴对此进行了逐一点评。

    纯净水技术来自国外,是利用反渗透膜将水中99%以上的盐去除,起初应用于工业和医疗领域。由于水的污染,包括自来水二次污染的问题,市场上出现了瓶装的纯净水。随后,不少家庭又选择桶装纯净水作为日常饮用水。李复兴说,尽管纯净水非常“干净”,但若长期饮用只会给人体健康带来负面作用。

    “生命是在含有一定矿物质的水环境中起源、进化和生存的,不含矿物质的水孕育不了生命。”此外,纯净水的PH值低,呈酸性,长期饮用对儿童牙齿外部保护层也有损害作用。因此,纯净水作为软饮料可以偶尔喝,但不能当日常饮用水,尤其对于儿童、老人、孕妇、男性、运动员、飞行员和高温作业的人群更是如此。

    矿物质水是以纯净水为基础,按一定比例加入矿物质浓缩液的水。由于各种矿物质浓缩液不同,产品质量也千差万别,而国家目前也没有出台统一标准。

    天然矿泉水则是自然界出产的含有一定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泉水。它的水源需要经过一年的水位、水量、水温和水质动态监测,只有动态变化基本稳定、环境清洁、无污染,才能进行开采。天然矿泉水产品还要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

    “纯天然的矿物质水是经过上百年形成的,每个矿物元素包裹着很多水分子,是水和离子状态。人工添加的不但种类少,也不是水和离子状态,很难被人体吸收。人工的永远赶不上天然的。”冰川是地球上最多的淡水资源,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水源,水质优而洁。冰川泉水的补水来源就是冰川水,李复兴称之为“最好的水”。由于特殊的地质结构和自然磁场的作用,加之良好的地貌和无污染的自然环境,冰川泉水具有天然的洁净和很高的生命活性,它富含天然微量元素并且比例均衡,呈天然弱碱性,水龄均在1000年以上。

    据研究发现,居住在冰川附近的居民比一般人更加长寿,比如我国西藏的扎洪人、俄罗斯雅库特人和南高加索地区的阿布哈兹人。我国的研究人员对四川海螺沟冰川泉水、四川达古冰川泉水、新疆帕米尔冰川泉水也进行了水源的化学、物理、生物等综合评定和生物医学实验,证明了冰川泉水在提高生物代谢及免疫力、降低血脂等方面能起到显著的生物生理效应。

    近年来,人们还发现海面200米以下的深海水没有污染、没有病原微生物、水质洁净稳定、矿物质含量丰富,是理想的健康饮用水水源。李复兴介绍,现代营养学研究证明,镁元素对人体的重要性不亚于钙,海洋深层水不但富含镁,而且镁、钙的含量比例与人体血液和孕妇羊水所含的镁、钙比例惊人的相似。“这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生命来自于海洋。”
 

水之来

    自来水二次污染原因何在?

    氯,加还是不加?

    作为城市居民,自来水是我们饮水的主要来源,但大多数人可能想不到自来水中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李复兴强调,这些不安全因素不仅仅中国存在,全世界都有,只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程度不一样而已。

    近几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自来水厂对自来水的传统加工技术进行了改造,在絮凝-沉淀-过滤-氯消毒四环节之外,增加了预处理和深度处理,使得大多数自来水出厂时达到了国家生活饮用水的标准。但依然会有一些老百姓反映家里的自来水铁锈高、有异味。合格水变得不合格,原因究竟在哪里?

    李复兴解释,刚出自来水厂的水是安全的。但输送到终端用户时不一定安全,原因有四。首先是自来水水源的污染问题。李复兴说,自来水厂设备和工艺的更新改造速度已经远远赶不上水源水的污染速度。过去饮用水源必须是Ⅰ、Ⅱ类水,现在大多数地区的饮用水源都超过Ⅲ类以上。

    “上海过去喝的是黄浦江水,先是下游、然后中游、最后上游,现在调长江水。水源污染越来越严重,水源水越调越远,可我们的自来水工艺100年基本没变,一直是超负荷运转。”

    输配管道和中间水箱是造成自来水二次污染的另两大原因。从自来水厂出来的水虽然经过了各种处理,但仍有微生物再繁殖。重新繁殖的微生物常年在输配管道中,就形成了生物膜,膜一旦老化、脱落就会引起水在嗅、味和色度上的改变。而且这些微生物还对消毒剂产生了抵抗力,不易被灭杀,更增加了终端自来水的微生物数量。

    “国外许多国家输配管道15年一换,我们有的大城市,30%的管道还是解放初期的,陈旧的管道慢慢就会结垢、生锈。地下管道看不见摸不着,不容易受重视,有关部门应该及时地进行修复和更换。”

    比起以上三大原因,李复兴认为最令人担忧的还是消毒剂的副产物。自来水加工后期要添加漂白粉、液氯等进行消毒,由于水源水含有一些天然有机物,有机物和氯相遇反应,会产生很多新的化合物,这其中就有对人体致毒、致畸、致癌的“三致”物质。

    “第一个把氯用于消毒的是美国人,第一个发现氯对人产生副作用的也是美国人。不加氯不行,会导致传染病的暴发;加氯多了又容易产生副产物,所以自来水在发展中走入了一个全世界都解决不了的困境。”

    水之用

    24小时中,水质一样吗?

    水快烧开时,为什么要打开盖子?

    既然自来水中存在不安全因素,那我们还能不能喝自来水了?答案当然还是肯定的。李复兴指出只要我们建立起“饮水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应对,就能喝到安全可靠的水。

    所谓“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包括:饮水水源的安全保障体系、城镇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和家庭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前两项需要国家采取有力措施,而建立“家庭饮水安全保障体系”的主动权则掌握在我们每个老百姓手中。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自来水在24小时内的水质不一样,最差的是早晨。目前,我们国家使用的自来水管网大多是含铅的镀锌管,使用时间都在5年以上,管壁容易出现腐蚀和污染,导致铅的溶出量增加。当自来水管不用水的时间超过6小时后,应该先打开水龙头放5-10分钟,做其他生活用水使用,而不要烧开水、做饭,因为水中会溶解过多的铅。

    烧开水也有学问。水快开时打开盖子,让水中残留的可挥发的有机物挥发掉,然后再盖上盖子继续烧。水烧开后不要立即关火,烧开水能把水中的微生物杀死,但微生物的排泄物,尤其是致病菌杀死后释放出来的内毒素,在100摄氏度下不能被杀灭,因此水烧开后3分钟再把火关上。

    家里还可以放一个陶瓷的罐子,先将自来水倒进去静置半天,让自来水中肉眼可见的杂质沉淀一下、氯气挥发掉再做饮用水使用。

    此外,安装家庭净水器能对自来水做进一步的深化处理。欧美一些国家甚至要求每个家庭必须安装净水器,作为解决自来水中不安全因素的一种措施。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多么昂贵的净水器,如果不定期清洗、维护和更换,用不了多久净水器就变成脏水器,效果适得其反。

    水之量

    每天8杯水是标准饮水量吗?

    开空调、上第四节课、洗澡……哪一项易导致脱水?

    “我们全民80%的人都喝水不足,很多疾病都跟喝水有关。”李复兴说,现在流行的“每天8杯水”的说法并不科学,“8杯水是最低喝水量,不是最科学的喝水量。这个说法来自一个人做的代谢实验数据,而不是统计数字,只能作为一个形象术语,但现在很多人连喝8杯水都做不到。”

    人平均每日摄入的水有20%-25%来自食物,其余75%-80%来自水和饮料。不同气候、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劳动强度的人喝水量都是不同的。在美国食品和营养委员会推荐的水的个人摄入量中,1岁-3岁的儿童约为4杯、4岁-8岁的儿童约为5杯;9岁-13岁的男性约为8杯、女性约为7杯;14岁-18岁的男性约为11杯、女性约为8杯;19岁以后的男性约为13杯、女性约为9杯。此外,妊娠期的女性一天约为10杯,哺乳期则增加到13杯。李复兴提醒大家,喝水应该有个时间表,虽然不像吃饭那样定时严格,但某些特定时候一定要记得喝水。

    首先,一早一晚要喝水,特别是中老年人。“很多患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一般都是上午10点以前发病,中老年人早晨起来血液黏稠,坐马桶、刷牙一使劲就会发生猝死。人晚上睡觉时有两种出汗形式,一种是显性的,身上有汗,还一种是看不见的隐性的,水分从皮肤蒸发掉了。所以,早晨起来先喝一杯水,补充丧失的水分,还能促进大肠蠕动。如果晚上临睡前喝水,能提前预防血液黏稠,还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其次,在脱水环境中注意补水。“夏天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临到中午下班,很多人会变得注意力不集中、效率降低,这是脱水的表现。空调环境会让人丧失更多的水分。学生上课上到第四节开始犯迷糊,记忆力下降,这也说明脑细胞已经脱水了。”

    此外,洗澡是一个脱水过程,热水让毛孔放大,水分流失,洗澡前后都应该喝水。坐飞机也很容易引起体内脱水,因为飞机舱内空气干燥、湿度小,如果乘坐时间超过两个小时,一定要少量、多次喝矿泉水或凉开水。
 

站内搜索

联系人

春风普度 TEL:13373367836
QQ:1185715395

 

 

 

 

 

 

 

      优质产品推荐

***********************************

 

Make a free website Webnode